近日,深圳市公园东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忠信花灯手工技艺活动,作为2024年深圳读书月“走进河源”系列活动的一部分,这次非遗记忆课堂吸引了众多同学参与。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热爱。
活动开始前,孩子们首先了解了忠信花灯的历史渊源。作为广东省的传统民间工艺,忠信花灯以其精美的工艺和鲜艳的色彩,常常在节庆和重大活动中亮相。这一历史背景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他们在制作的步骤中逐渐沉浸于这种传统艺术的奇妙世界。
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亲手体验了多个环节。首先是印灯裙的环节,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刻有吉祥图案的木板和颜料进行印刷工作。每一次木板的抬起,仿佛都在为这盏花灯增添一种生动的灵魂。这种手工艺不仅需要耐心,还融合了创造力,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
接下来的书写灯带环节则是另一个精彩的时刻。在这一部分,孩子们在灯带上挥毫书写吉祥话语,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无论是行书的灵动,还是楷书的稳重,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孩子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敬意和对生活的祝福。这个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汉字之美的欣赏和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最后,孩子们来到了裱图案的步骤。在这里,他们要将提前准备好的各种图案粘贴到花灯上,显示了设计和颜色搭配的挑战与乐趣。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中,孩子们的专注和认真让人印象非常深刻,随着图案的逐一贴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就感,民间传统文化在他们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该活动的组织者,公园东小学的丘斌校长,在活动结束后表示:“通过这样的非遗课程,孩子们不仅学习到了一项传统手艺,更重要的是,他们了解到这些技艺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至关重要。”正是这样一种文化自信的传承,赋予了忠信花灯新的生命,也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培养了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它在现代社会得以延续与发扬。
可以说,忠信花灯手工技艺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手工制作课程,它更是培养孩子们文化认同感与创造力的重要方法。在未来的日子里,期待这些小小的花灯,能在孩子们的手中传递出更多的祝福与希望,也让民间传统文化在他们的生活中继续绽放光彩。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